忻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网讯: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,我们的美术治疗课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体验——郁金香折纸版画。通过折纸、拼贴、印制的三重创作过程,孩子们不仅完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,更在专注的手工中收获了心灵的平静与喜悦。
✅ 多感官适配设计:彩色折纸/水粉颜料/加粗海绵印章,消除触觉敏感顾虑
✅ 疗愈暗线设计:在折叠-粘贴-拓印中自然融入抓握训练与情绪疏导
✅ 非语言表达场域:让色彩与形状成为特殊儿童的情感翻译官
课程从最简单的方形彩纸开始。在教师指导下,孩子们彩纸对角折叠、内翻压平等步骤,将平面纸张变成立体的郁金香花朵。这个过程中,重复的手部动作带来冥想般的专注状态,而逐渐成型的立体花朵则给予孩子们直观的成就感。
完成的花朵与叶子被粘贴在黑卡纸上,这个阶段孩子们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:有的选择规整排列,营造花园般的秩序美;有的则大胆重叠,追求抽象表现效果。
(海绵印章上色并拓印)
最令人期待的上色环节使用了海绵印章。孩子们用彩色水粉颜料轻轻拍打在凸起的纸板表面,然后覆盖素描纸均匀按压。当揭开纸张的瞬间,教室里不断响起惊喜的赞叹——每一次印制都是独一无二的色彩魔术,浓淡交错的颜料自然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。这种纸上的按压宣泄,恰是最好的情绪课堂。
"不要试图‘修正’他们的世界,而是走进那个世界的审美体系"。我们始终相信,每个孩子内心都住着一位艺术家。特教美术治疗从不追求技法精熟,而是用温柔的方式叩响心门:当指尖触摸彩纸的肌理,当印章与画纸相拥的瞬间,那些说不出口的孤独、焦虑与渴望,都在色彩中找到了安放之所,孩子们用折纸版画诉说着他们的春日物语。
课后彩蛋
上期作品赏析《点婆婆的南瓜》套色版画
每一朵手工郁金香里,都藏着一个等待被看见的自己,为特殊儿童的春天增添一抹色彩。
2025年3月25日
供稿:美术治疗组
供图:美术治疗组
审核:教研室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